冠心病发作时,胸痛如刀绞、胸闷似石压,哪怕静止不动都喘不上气 —— 这滋味,让多少患者随身揣着硝酸甘油,却仍怕 “心梗” 突然找上门。有人放了支架暂时缓解,没过几年血管又堵了;有人长期吃抗凝药,胃出血的风险却越来越高。作为从医三十八年的老中医,我要说:冠心病不是单纯的 “血管堵了”,而是 “阳气不振、痰瘀痹阻”,找对方法 “通阳化痹、养心固本”,既能快速缓解胸痛,更能从根上减少复发。
中医将冠心病归为 “胸痹”“心痛” 范畴,《素问・痹论》早有记载:“心痹者,脉不通,烦则心下鼓,暴上气而喘”,精准描绘了冠心病胸痛、气短的核心症状。《金匮要略》更明确:“胸痹之病,喘息咳唾,胸背痛,短气,寸口脉沉而迟,关上小紧数,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”,提出 “阳微阴弦” 是核心病机 —— 即上焦阳气不足,阴寒痰浊趁虚痹阻心脉。现代临床发现,冠心病的 “堵”,本质是阳气无力推动气血,导致痰浊、瘀血在血管内 “瘀积”,就像冬天水管遇寒结冰,既需 “融冰”(化痰瘀),更需 “升阳”(补心气),二者缺一不可。
我的独特手法 “通阳化痹养心法”,正是基于此理论创立:以 “通阳” 为纲,“化痹” 为目,“养心” 为本。我总结的 “通痹养心汤” 分三层发力:
通阳层:温通心阳,《本草经疏》言桂枝 “主温通经脉,助阳气运行”,薤白 “治胸痹刺痛”,二者配合如阳光融冰,驱散阴寒;化痹层:活血化瘀,化痰散结,好比疏通河道的 “清淤剂”,化解血管内痰瘀;养心层:益气养心,《神农本草经》载人参 “补五脏,安精神”,黄芪 “主大风癞疾,补虚”,为心脏补充 “动力”,让气血运行有力。全芳不猛攻不峻补,既解当下胸痛之苦,又固长远心脉之本。
68 岁的李大爷就是受益者。他患冠心病 5 年,每年因胸痛住院 2-3 次,冠脉造影显示三支血管有斑块,其中一支狭窄 75%,医生建议搭桥手术,但他因年龄大不敢做。来诊时,李大爷稍动就胸痛彻背,伴畏寒、手脚凉、痰多,舌淡紫、苔白腻,脉沉紧 —— 这是典型的 “阳虚痰瘀痹阻” 证。我用 “通阳化痹养心法” 为他调理,用药 1 周,李大爷胸痛发作次数减少;1 个月后,日常活动基本不犯病,手脚转暖;3 个月后复查,狭窄血管供血改善,斑块稳定,连多年的老慢支也轻了。他说:“以前总怕一口气上不来,现在遛弯半小时都没事,中药是真能让人踏实!”
很多人把冠心病当成 “血管的病”,只盯着 “通血管”,却不知心阳不足才是 “瘀堵” 的根源。就像汽车油路堵塞,光清理管道不修复油泵,迟早还会堵。中医调冠心病,不止于止痛,更在 “通阳” 以恢复心脏动力,“化痹” 以清除痰瘀,“养心” 以巩固根本,让气血在血管内畅行无阻。
若你也常受胸痛、胸闷困扰,别只靠西药 “应急”。
#健康##脾胃##冠心病##中医##养生##健康科普##心脏#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华夏配资网-杠杆配资平台哪家正规-在线配资交易·加杠网-配资平台哪个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