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伍里川 图/春鸣
近日,有网友发文分享了自己在高铁上的“奇遇”。据其描述,一位乘坐高铁的“大佬”从早上八点半上车后,就开始不间断地打电话,听取下属汇报并指导工作、和朋友聊天等,8小时旅程打了7小时电话。
坐车8小时,打电话7小时,这也是没谁了。更让人意难平的是,12306客服工作人员向媒体记者解释,没有专门条款禁止旅客打电话或说话,如果影响到休息,可向列车工作人员反馈,但也只能要求打电话的乘客降低音量。
高声打电话是车厢噪声的典型表现,因此引发的激烈冲突也不少见。在文明的秩序中,公共场合不应大声喧哗是人尽皆知的道理。问题是,总有人不顾公共利益和他人感受,肆意制造干扰。有的人似乎刻意让大家听明白自己做的生意有多大、统领的员工有多少,若是不把自己的得意“灌入”别人的耳朵里,简直是在高铁上“锦衣夜行”。这种扭曲的心理,比噪声本身讨人嫌。
展开剩余41%从制度和机制上发力,对包括高声打电话在内的噪声说“不”,是一个亟待完成的课题。在人们需要安静的意愿越发强烈的情况下,静音车厢的普及自不待言,建立起“所有车厢都是静音车厢”的意识也有必要。这需要从立规、立法层面消解“无规可循”的空白,也需要有关部门向管理体系多投入资源。
从根本上说,要想在车厢里听不到噪声、看不到失序,当然有赖于所有乘客素养的提高。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在现阶段,以规则的完善、管理的加码,引导乘客敬畏公共秩序、体恤他人感受,可以立即做到。这不必等,也不必左右为难。
发布于:广东省华夏配资网-杠杆配资平台哪家正规-在线配资交易·加杠网-配资平台哪个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